新闻资讯

大埔茶泛亚电竞app产业的革新探索

  从空中俯瞰大埔县西岩山,梯田状的茶山错落有致,漫山茶树郁郁葱葱;茶山上,茶叶加工厂机器运转,工人们穿梭其中,摇青、杀青、揉捻……空气中时不时飘来新茶的清香。

大埔茶泛亚电竞app产业的革新探索(图1)

  高山秀水出好茶,因山地广阔,土地资源丰富,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气候温和,大埔县发展茶叶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全县茶园面积10.8万亩,是广东省优质茶叶基地之一,全国重点产茶县。

大埔茶泛亚电竞app产业的革新探索(图2)

  然而,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茶业市场,质量、品牌成为大埔茶业高质量发展的掣肘。如何破题?大埔以提质增效、创优品牌为突破口,同时深化茶旅融合,探索茶业振兴新路。

  一片茶叶,带富一方百姓。聚焦茶业发展,大埔不断向上向新突围,擦亮“中国名茶之乡”金字招牌。

  清晨时分,沿着蜿蜒的山路进入镇桃石村,一路云雾缭绕。村落房屋散布在山间,房前屋后的山脊上,连片的茶田像一条条绿油油的地毯,舒缓地在山间展开。

  桃石村位于海拔1200多米的阴那山麓,种茶历史悠久,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有茶树,种茶面积约1000亩,种植品种包括本地园茶、白叶单丛、梅占、鸭屎香、乌叶等。

大埔茶泛亚电竞app产业的革新探索(图3)

  “我们村发展茶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海拔适中、云雾缭绕、山峦青翠、富硒土地,这使得茶叶的品质有保障。”据桃石村党支部书记罗安华介绍,桃石村村民祖祖辈辈种茶,目前村里有120多户茶农,小作坊30多家。

  2020年,桃石村入选为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茶叶专业村,创办了一座标准化茶叶加工厂,并通过“村委+企业+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引进梅州市鹏发茶业有限公司(下称“鹏发茶业”),大力打造“石涧茶”品牌,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引进企业后对茶农有什么利好?60多岁的种植户罗勇辉有发言权。种茶30多年,罗勇辉拥有茶园约20亩,经营着茶叶小作坊,但产能跟不上,每到采茶季,剩余的茶叶便成了难题。如今,他可以把茶青卖给企业,“收购价稳定,上午茶青价格100元/斤,下午120元/斤,降低了茶青产、销两端滞留风险”。

  不过,此前由于茶农粗放种植、小作坊制作等原因,“石涧茶”品质参差不齐。“一段时间以来,‘石涧茶’并不叫好叫卖,茶叶品牌知名度有进一步提升空间。”罗安华说。

  鹏发茶业相关负责人巫胜欣也有着相同想法。“茶叶市场竞争激励,众多品牌争夺市场份额,‘石涧茶’缺乏有效的营销策略和渠道,缺乏独特的品牌文化和故事,因而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限,制约了品牌的进一步发展。”他说。

  这是大埔茶产业的一个缩影。作为重点产茶县,大埔茶香萦绕近千年,种植历史可追溯至唐代末期。大埔主要种植生产乌龙茶,其以“香、甘、韵、滑、醇”而驰名。然而,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茶业市场,大埔茶业“小、散、弱”问题突出,质量、品牌成为茶企、茶农绕不开的槛,更是当地茶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破解的难题。

  “大埔茶产业在生态环境、高山地形、产业基础、文化基础、区域公用品牌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优势。”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凌彩金告诉笔者,然而,经营主体、产业技能人才、宣传推广等没有形成矩阵,种植、加工等生产方式比较粗放,劳动成本高,品质稳定性亟待提高。

  “大埔茶产业链长,种植、加工的技术门槛较低,‘小、散、弱’是发展过程,相信在各级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力量等帮助下,茶产业会成为走向‘特、精、优’的高效特色农业。”凌彩金说。

  当前,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要保持大埔乌龙茶竞争优势,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升效,创优品牌。

  严守品质,打响品牌,大埔茶企和茶农纷纷刀刃向内,动作频频:开展标准种植示范,改造低产茶园,改造水利设施,引种推广茶叶新品种,增加茶叶生产投入,注重培养新型的经营管理体系和职业农民队伍,利用企业的品牌优势、技术优势,培训一批茶叶产业专业人员。

大埔茶泛亚电竞app产业的革新探索(图4)

  走进位于枫朗镇梅溪村上梅的梅州嘉鹏茶果种植有限公司(下称“嘉鹏茶果”)茶叶基地,春风吹来,满坡茶树芽尖上的露珠慢慢褪去,一批批茶农背着竹筐拉开采茶序幕。

  “近年来,我们依靠自身技术优势,以大埔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及县农业科所为技术支撑,在现代茶果种植、管理,茶果种质资源保护和新品种引进、繁育,茶果新产品创新、开发等方面不断突破。”嘉鹏茶果负责人丘小凤说,在提高茶叶质量方面,企业通过合理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机替代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叶面增效技术等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提高了肥料养分利用效率。

  另一边,鹏发茶业在茶业专家指导下,不断提升茶叶生产加工水平,创新产品研发,促进注重茶园科学化管理,“我们严格遵循国家SC认证标准,根据石涧茶树的独特品种特性,采用传统工艺和创新工艺相结合”。在巫胜欣看来,制茶是一门艺术,每道工序都要把握到位。为此,他参加制茶师技能人才培训班,学习先进的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技术和单丛茶加工技术工艺等。如今,鹏发茶业茶园被评为“广东生态茶园”。

  不仅如此,其茶叶加工厂配备全套先进制茶设备,包括摇青机、揉捻机、烘干机、炒茶机、筛选机等。“制茶上严格遵循各类茶的传统制作工艺和标准流程,从鲜叶采摘开始,对原料进行严格筛选,只选用优质茶青,通过先进设备和精湛工艺,精准控制各环节,确保茶叶品质。”巫胜欣说。

  笔者在现场看到,收购茶青时,技术人员会现场检测茶叶的农药残留,达标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

大埔茶泛亚电竞app产业的革新探索(图5)

  “提高制茶技艺,还需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据罗安华介绍,为了提高茶农的制茶技术,每年村里会组织大家走出去,到潮州学习制茶技艺;还会定期组织开展培训,由产业村长巫胜欣带领茶农,学习茶园生态管理技术等。

  在提升品牌影响力方面,鹏发茶业积极参加广州茶博会等茶展活动与茶叶质量评比。2020年,石涧茶被认定为广东省扶贫产品,分别获得了客家炒绿茶“优质茶”和“粤茶杯乌龙茶银奖”。去年暑假,“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的青年学子还通过“短视频+直播助农”的方式,发挥直播平台在拓宽茶产业销售渠道上的优势作用,持续开展直播助农活动,进一步提升“石涧茶”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如何进一步擦亮“中国名茶之乡”金字招牌?据大埔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大埔将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一步向标准化、清洁化、现代化生产迈进;在继承传统生产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引入科技研发力量;在保持大埔乌龙茶质量基础上,进一步面向现代消费者需要开发多元化产品。

  在推进措施上,着力培育产业龙头企业、壮大茶叶合作社、强化科技创新、拓展多元市场。另外积极推进茶文化、茶旅游的深度结合,鼓励企业开发适合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茶叶特色旅游产品,不断扩大国内市场份额。继续加强茶企的自营出口服务工作,稳定外销市场。

  如何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大埔茶叶产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凌彩金表示,大埔具有良好的高山、生态和文化优势,政府和企业充分利用省、市“百千万工程”等相关政策,与红色文化、华侨之乡、陶瓷之乡、中国名茶之乡、蜜柚之乡等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进大埔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埔茶泛亚电竞app产业的革新探索(图6)

  薄雾缭绕,西岩山万亩茶园风景如画,吸引着八方来客。茶山上,广东凯达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赖法卫正和茶农交流着制茶技艺。前不久,赖法卫被评为大埔西岩乌龙茶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赖法卫从事西岩乌龙茶制作、加工和销售已经快40年了。作为传承人,他累计为大埔茶农开展茶叶制作加工技术培训260多场次,共培训了8300多人,致力于帮助茶农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同时,在保持传统技艺纯正的基础上勇于创新,不断提升茶叶的质量和口感。

  “我们每年都要开办几场培训,传授给广大茶农,让大家做出来的乌龙茶具有清、香、甘、滑、醇的特点,让大埔茶叶被更多人关注和喜爱。”赖法卫说。

  将非遗保护与乡村旅游结合,打造“可体验的文化IP”,大埔立足独特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推动茶旅融合发展。

  当地按照“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的思路,将茶叶种植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打造了国家AAA级景区西岩茶乡度假村,建设了西岩万亩茶文化产业园,建成岗头、南坪、大王坑三个茶文化体验村和西岩茶场、岽顶湖茶场、大王坑茶场三大茶园基地,让茶农在家就近务农,在家专心卖茶。

  位于山顶的枫朗镇上山下村,也乘上东风,发挥茶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以茶旅融合为突破,在扶持村民种植茶叶的同时,把茶园变景区,发展乡村旅游。

  周末,来自潮州的游客余先生来到上山下村,住进了西岩氧吧民宿。“白天逛茶园,体验采茶、制茶;晚上在民宿内泡一壶茶,品尝春茶的芳香,十分惬意。”离开民宿时,余先生还买了几斤当地新鲜出炉的茶叶成品。

  像陈先生这样慕名而来的游客还有很多。西岩氧吧民宿负责人何惠敏告诉笔者,氧吧民宿依托西岩山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悠久的种茶历史,以“茶”为主题,让游客亲身感受茶文化的魅力;同时提供茶叶展销平台,带动茶叶经济发展。

  近年来,围绕西岩山脉,枫朗镇建设了一条串起岗头、南坪、岽顶湖等多个特色园区的旅游线路,连通大埔县、潮州市饶平县新丰镇等3镇20余村,同时完善民宿、停车场、游人步道等基础服务设施。

  以生态旅游茶产业路为脉,大埔将以枫朗镇、高陂镇、湖寮镇、西河镇为主轴,沿线串联打通各茶叶专业村茶产业路,形成茶树良种繁育、茶叶种植、生产、加工、销售、茶园观光、科技研发与推广、茶文化体验与茶旅游度假发展以及其他茶叶关联产业等为一体的现代“茶+”产业集群区。

  产业的发展需要政企合力。只有加强行业协作与资源整合,形成产业合力,才能推动大埔茶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大埔茶产业抓住机遇,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加快资源整合。

  近年来,嘉应学院科技特派员张晓南团队深入光德镇,助力当地茶产业发展。“根据实际情况,我们主要提供茶叶精深加工工艺、茶产品多元化、茶产品副产物深加工等方面的帮助。”据张晓南介绍,团队对茶叶加工企业和合作社提供杀青、揉捻、烘焙、拼配等关键环节的技术优化建议,提升茶叶香气、色泽与口感的一致性和品质稳定性;开发袋泡茶、冷泡茶、茶饮料、茶糕点等衍生产品,增加附加值,拓宽市场;进行茶精油的开发与芳香剂的研发工作。

大埔茶泛亚电竞app产业的革新探索(图7)

  对于大埔茶产业的发展,张晓南有自己的看法。“要坚持质量为本,推进标准化生产,建立茶园质量标准体系,泛亚电竞网址统一种植、采摘、加工等环节的操作规范,实现从源头到成品的全流程可追溯。引入现代检测技术,提升茶叶安全与品质检测能力(如农残、重金属、香气成分等指标检测),增强消费者信任。”他说,此外,强化品牌建设,打造“区域名片”,创建“企业自主品牌+区域公用品牌”联动机制。

  其中,枫朗镇相继开展了西岩山茶生产技术提质增效培训班、红茶加工技术培训班。为提高和稳定大埔西岩茶品质,助力打造大埔西岩茶品牌,做优茶产业,促进乡村振兴,当地充分发挥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科技特派员团队优势,积极协调各方,认真筹备培训相关事宜。培训采用“龙头企业+科技专家”模式,培训内容包括茶园生态高效管理技术、西岩茶种植及配套加工技术、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培训方式多样,既有课堂讲授,也有实地指导。

Copyright © 2018-2024 泛亚电竞(fy)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xml地图  txt地图  网站地图  备案号: